本篇文章更新時間:2019/02/16
如有資訊過時或語誤之處,歡迎使用 Contact 功能通知。
一介資男的 LINE 社群開站囉!歡迎入群聊聊~
如果本站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使用 BFX Pay 加密貨幣 或 新台幣 贊助支持。
七月中開始重新計價的 Google Maps API 是這次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重大意外,導致八月收到帳單傻眼。 2,600 USD!
https://www.facebook.com/a.tech.guy/photos/a.965450023525444.1073741828.959339774136469/2162727953797639/
也因此覺得無言,因為後來查到要用的地圖服務其實不用透過 token 請求就可以用,那為何我還要用呼叫 API 方式取用? 很簡單,因為我看官方文件,文件怎說我就怎做Orz
而前陣子的改版說明也是疏忽沒特別注意到他的計價方式改變,只知道他獨立出來換過平台處理。
這次改版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扣到錢,之前也因為用量大所以把呼叫次數都鎖在安全範圍內所以沒事。這次規則大改。不再單看單一 API 請求來做限量,改總金額贈送,每月 200 USD 的使用量,看你怎配置去抵扣。
很遺憾,我一天就能用掉 3xx USD ,額度不只擋不住,還付了不少學費XD
關於怎用以及節費教學,這堂課價值八萬台幣呢~
還好反應夠快,馬上知道怎處理。照我這狀況,對應觀察對象可就不得了,難怪昨天搜尋的時候有幾個網站都已退場。(破產?)
好,既然這類雲端服務都是採取「Pay as you go!」的用多少算多少,再怎麼清楚消費行為,但可能還是要做點手段好好的保護錢包。
如圖,分別以 GCP 和 AWS 為例都可以在「帳單」或「Billing」中找到「預算/budgets」來直接加入警訊通知。
用消費金額來反查也是很直覺。
後來想想,我會怕 阿里雲 那個不太明朗的計算公式所以在那邊有設定預算,但怎麼可以這麼放心 AWS 跟 GCP 呢? 真是大意了~
#新聞資訊 #繳學費 #GCP #AWS #預算警示 #帳單 #API #GoogleMaps #雲端服務
![[雲端服務] 設定預算把關你的錢包
七月中開始重新計價的 Google Maps API 是這次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重大意外,導致八月收到帳單傻眼。 2,600 USD!
https://www.facebook.com/a.tech.guy/photos/a.965450023525444.1073741828.959339774136469/2162727953797639/
也因此覺得無言,因為後來查到要用的地圖服務其實不用透過 token 請求就可以用,那為何我還要用呼叫 API 方式取用? 很簡單,因為我看官方文件,文件怎說我就怎做Orz
而前陣子的改版說明也是疏忽沒特別注意到他的[計價方式](https://cloud.google.com/maps-platform/pricing/sheet/)改變,只知道他獨立出來換過平台處理。
這次改版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扣到錢,之前也因為用量大所以把呼叫次數都鎖在安全範圍內所以沒事。這次規則大改。不再單看單一 API 請求來做限量,改總金額贈送,每月 200 USD 的使用量,看你怎配置去抵扣。
很遺憾,我一天就能用掉 3xx USD ,額度不只擋不住,還付了不少學費XD
關於怎用以及節費教學,這堂課價值八萬台幣呢~
還好反應夠快,馬上知道怎處理。照我這狀況,對應觀察對象可就不得了,難怪昨天搜尋的時候有幾個網站都已退場。(破產?)
好,既然這類雲端服務都是採取「Pay as you go!」的用多少算多少,再怎麼清楚消費行為,但可能還是要做點手段好好的保護錢包。
如圖,分別以 GCP 和 AWS 為例都可以在「[帳單](https://console.cloud.google.com/billing)」或「[Billing](https://console.aws.amazon.com/billing/home)」中找到「預算/budgets」來直接加入警訊通知。
用消費金額來反查也是很直覺。
後來想想,我會怕 阿里雲 那個不太明朗的計算公式所以在那邊有設定預算,但怎麼可以這麼放心 AWS 跟 GCP 呢? 真是大意了~
#新聞資訊 #繳學費 #GCP #AWS #預算警示 #帳單 #API #GoogleMaps #雲端服務](https://www.mxp.tw/wp-content/uploads/2018/08/38391253_2164033540333747_6313520054453403648_n.png)
![[雲端服務] 設定預算把關你的錢包
七月中開始重新計價的 Google Maps API 是這次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重大意外,導致八月收到帳單傻眼。 2,600 USD!
https://www.facebook.com/a.tech.guy/photos/a.965450023525444.1073741828.959339774136469/2162727953797639/
也因此覺得無言,因為後來查到要用的地圖服務其實不用透過 token 請求就可以用,那為何我還要用呼叫 API 方式取用? 很簡單,因為我看官方文件,文件怎說我就怎做Orz
而前陣子的改版說明也是疏忽沒特別注意到他的[計價方式](https://cloud.google.com/maps-platform/pricing/sheet/)改變,只知道他獨立出來換過平台處理。
這次改版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扣到錢,之前也因為用量大所以把呼叫次數都鎖在安全範圍內所以沒事。這次規則大改。不再單看單一 API 請求來做限量,改總金額贈送,每月 200 USD 的使用量,看你怎配置去抵扣。
很遺憾,我一天就能用掉 3xx USD ,額度不只擋不住,還付了不少學費XD
關於怎用以及節費教學,這堂課價值八萬台幣呢~
還好反應夠快,馬上知道怎處理。照我這狀況,對應觀察對象可就不得了,難怪昨天搜尋的時候有幾個網站都已退場。(破產?)
好,既然這類雲端服務都是採取「Pay as you go!」的用多少算多少,再怎麼清楚消費行為,但可能還是要做點手段好好的保護錢包。
如圖,分別以 GCP 和 AWS 為例都可以在「[帳單](https://console.cloud.google.com/billing)」或「[Billing](https://console.aws.amazon.com/billing/home)」中找到「預算/budgets」來直接加入警訊通知。
用消費金額來反查也是很直覺。
後來想想,我會怕 阿里雲 那個不太明朗的計算公式所以在那邊有設定預算,但怎麼可以這麼放心 AWS 跟 GCP 呢? 真是大意了~
#新聞資訊 #繳學費 #GCP #AWS #預算警示 #帳單 #API #GoogleMaps #雲端服務](https://www.mxp.tw/wp-content/uploads/2018/08/38280495_2164466450290456_3330961212102934528_o.png)
- Powered by Mxp.TW -FB2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