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資訊前端的你,準備好雲端價碼了嗎?

本篇文章更新時間:2019/02/16
如有資訊過時或語誤之處,歡迎使用 Contact 功能通知。
一介資男的 LINE 社群開站囉!歡迎入群聊聊~
如果本站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使用 BFX Pay 加密貨幣新台幣 贊助支持。


說到雲端,我想不是向Google就是要向Amazon看齊。

先不管雲端的定義,來看看雲端上的服務怎麼收費,得到的結論就是「時間就是金錢,用多少算多少」的概念!

從事一個雲端服務最基礎的單位「主機」,Amazon與Google都跳脫以往主機商的套裝收費,改為你要多少就多少,隨便配~ 價位再隨配置的方案與使用時間來計算,用多少算多少。

而廣告業務在網路上從Google開始,使用曝光次數與點擊次數來決定收費價格,跟傳統做個招牌放在路口就叫放廣告比起來評估效益又更加精準!

日前,Amazon的一則新聞「亞馬遜將根據圖書閱讀頁數向作者付費」連電子書看多少算多少的經營模式也出來了,這後面會帶來多大的衝擊很有想像空間啊~

不論PaaSSaaSIaaS哪種形態的雲端服務我們都可以從服務模式看到一種趨勢,就是朝著一個結果:「不夠好的產品將會被淘汰」

小至產品大至公司,每一個環節都要可以被檢視,如此公開透明就會很殘忍,不夠好不夠努力就要等著被淘汰,身為資訊工作者如果沒有這種自覺要跨過接下來的門檻是會摔很重的。

我給自己下了一些問題來思考

  1. 關於你,可以在哪些面向要求到精準?
  2. 現在的你價值在哪?
  3. 你怎麼定位自己的身份、角色?

每個人都可以視為服務提供者,當作最基礎單元維持系統運作,如此運作下,有才的人會甘願被困在爛地方嗎?但團隊還是需要的,所以那就乾脆自己組吧(最近的創業風),怎麼找夥伴也比以往方便多了,不只審查履歷還可以順便看看誰願意產出誰願意展現熱情主動出擊(現在流行附上Github帳號或經營粉絲團與Blog),最近每個月都能收到兩三封從104寄來找面試的徵才信,越來越頻繁。

想像身在浪頭上,你怎能不覺得刺激呢~


Share:

作者: Chun

資訊愛好人士。主張「人人都該為了偷懶而進步」。期許自己成為斜槓到變進度條 100% 的年輕人。[///////////____36%_________]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
Filter
Apply Filters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