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更新時間:2019/02/16
如有資訊過時或語誤之處,歡迎使用 Contact 功能通知。
一介資男的 LINE 社群開站囉!歡迎入群聊聊~
如果本站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使用 BFX Pay 加密貨幣 或 新台幣 贊助支持。
久久會來關心我的一個天使投資人顧問朋友,最近又萌起想挖人的念頭XD
開頭就是「考慮去拼一個大一點的事業?」,我回他說一直都有考慮,但不是只有自己去,正想辦法把大家給帶上。沒想到他回「一起去啊!」。
原來是最近投資的項目想來拼一個大局,聽起來就很熱血。跟他表示可以深入瞭解後馬上就拉那間公司 CEO 來群組約時間開會。
上述對話就是這麼簡單,連什麼相關內容都沒談到就敲定一場會議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還在許多問號泡泡中,但我知道溝通就是一場理解與被理解的過程。
日劇「公司不是學校(会社は学校じゃねぇんだよ)」中,男主角爭取機會與期待能投資他的社長在一趟高樓電梯時間中要求展開一次「電梯遊說」,短短可能不到3分鐘的過程要讓人覺得有興趣並且展開期待非常不容易。
但那又靠的是什麼?你心中以為的「溝通」是像學校中一步一步的跟你解釋,還是用某個抽象概念貫穿軸心不浪費時間?這些選擇無關對錯,但時間成本能夠省下的等級卻已高下立判。
最近高雄選舉有件事可以關聯:「愛情摩天輪」。你可以單純地說他就是一個摩天輪名叫愛情,也可以說這個是在夢幻粉色愛情相關產業鍊中的代表作建築,更可以完全拿這五個字當作該愛情產業鍊的專案計畫,所以可能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摩天輪,各憑想像。
PTT 中常有一個說法「先推,免得被別人發現我不懂」,事實可能真是看不太懂,但也正因為如此顛覆思維也才有可能完成一個翻轉或是創舉。不論是政治人物還是誰的天馬行空,都有種魔力,跟不跟上是其次,但你總是有機會可以去好好的認識它。
相較於創造,挑惕總是比較容易。你是選擇軟柿子吃的那個,還是願意多點理解和參與的那個呢?
當你期待被動接受的同時,就已決定某種程度被主宰命運。
#經營 #有溫度的文字 #公司不是學校 #電梯遊說
- Powered by Mxp.TW -FB2WP-